中國政府采購報社主辦 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(fā)布媒體
當前位置:首頁 >> 陽光副刊、電子報 >> 文學批評本身是一種藝術

文學批評本身是一種藝術

欄目: 陽光副刊,電子報 時間:2017-10-19 17:25:17 發(fā)布:管理員 分享到:
【摘要】

【文學自由談】

文學批評本身是一種藝術

■ 楊光祖

我的批評一直是比較刻薄的,或者換一種說法,是犀利。這是朋友給我下的定義,我覺得也對。因此,我和作家的關系,自然也比較復雜。有些作家,比如陳忠實、楊顯惠,作為前輩,他們都很善意地接納了我的批評,并成為了忘年交。有些,就似乎成了仇敵,老死不相往來。還有一些,就在不離不棄之間,場面上都可以應付一下,但肯定沒有私交。李建軍說,一個批評家如果沒有幾個仇敵作家,就不是合格的批評家。似乎也有道理。本來我生性淡薄,不善交際,正好可以靜心讀書。

多年前,在蘭州一個晚餐上,與幾位朋友吃飯、聊天,不知怎么的,談起了文學批評。有一位從事海德格爾研究的哲學教授看著我說:“當你持刀將對手砍得遍體鱗傷的時候,你的衣服上也濺滿了鮮血?!边@句話對我影響很大,我開始反思我的部分文章了。

我一直是魯迅的信徒,他的寸鐵殺人,是我欽佩的。他的雜文,也是我極其喜歡的,從初中就開始喜歡。唐代詩人賈島《劍客》一詩,我經常吟詠:“十年磨一劍,霜刃未曾試。今日把示君,誰有不平事?”似乎自己也一直在磨一把劍,覺得自己是一位劍客,孤獨劍客,獨走江湖。我覺得像小李飛刀那樣,真正的一劍封喉,那才是最高境界。砍得大家遍體鱗傷,那是多么可憐復可悲。因為文學批評畢竟也是一門高雅的行當。

所以,我后期的文學批評措辭含蓄多了,不那么放言無忌了。朋友說,我溫和了,其實,也可能與年歲有關系,畢竟快到知天命之年了。但是,有一點我卻一直堅持,就是我尊重,我批評。我曾在《南方文壇》上發(fā)表過一篇文章《批評是一種致敬》。讀者細看我的文章,凡是我批評的作家基本都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,可能是愛之深、求之切吧。這點我與別人有所不同。至于那些我瞧不上眼的作家作品,我?guī)缀醵疾粫f話,如果必須說,也一定不說名字。但作家卻不體我之苦心,只要一看你在批評,就翻臉不認人。我得罪的作家少說也有一打了,李建軍安慰我說,得罪作家是一種高貴的品質。

不過,也有一些作家在看到我的尖銳批評后,并不為意,而是正常來往,甚至對我青眼有加。這以前輩作家為多,比如陳忠實、楊顯惠。我與楊顯惠老師每次相見,都吵個不亦樂乎,但所吵都是因為文學,吵完了,大家拍拍手,散了,下次聚會,還是吵。有時,我想,我何德何能,有資格與楊顯惠老師過招?但下次見面,還是吵,當然,也有平心靜氣深度交談的時候。楊顯惠老師真是一位杰出的作家,一位性情中人。

還有一位前輩與我來往十多年,我們之間,有批評,更有深厚的友誼。他對我的批評不但不以為忤,還多方提攜我。他的高貴人品,是我佩服的,他可能喜歡的是我這種孩子式的童言無忌吧。他,就是王充閭。我們2003年8月在中國作家三峽行采風團里相識。一路上,他隨口就能背誦出很多與所見景物相關的歷代詩句,這看來是童子功了,我深為佩服。但我回來,讀了他寫的《讀三峽》《重讀三峽》,很不以為然。就全面閱讀了他的散文,寫了一篇評論《王充閭散文的一種解讀》,我在文章中評價說:“王充閭的散文幾乎都是楊朔模式的巧妙偽裝。……說‘巧妙偽裝’,是因為王充閭先生在寫作中大量使用古典詩詞、歷史文獻,況且他本人舊學根底不錯,經常還寫幾首古詩詞,即便頌歌,也就非常隱蔽了。到此我們可以這樣說,王充閭散文最大的特色,或者說最大的優(yōu)點,就是他古典文史素養(yǎng)帶來的一種文化氛圍,這種氤氳的古典詩詞味,確實在某種程度上遮蔽了他散文靈魂的蒼白。如果去掉這層皮,王充閭散文,在精神層面和當年楊朔的散文、賀敬之的詩沒有多少實質性的區(qū)別?!?/p>

當時是年少氣盛,一吐為快,不計后果。如今看來,話雖然有道理,但后面詳細的文本分析似乎有點刻薄了。我一直認為,散文是一種自由的文體,它需要的是精神、思想,當然也有學識,這里的“學識”,關鍵是“學”后的“識”。如果只是堆砌一些古詩詞、古文獻,那就連“學”也達不到。

這篇文章王充閭先生看到后,沒有覺得年輕人怎么背后來一刀,而是很大度地一笑而已。從后來我們倆密切的書信交流中,從他對我的提攜中,可以看到他不僅沒有生氣,相反似乎更喜歡我。他是前輩,他對一個晚輩的調皮,也還是認真對待和理性思考的。這種作家與批評家的關系,真可算是文壇佳話了。

關于作家與批評家,我們看到太多的亂象,要么就是批評家成了作家的跟班,甚至變相的經紀人,要么批評家成了作家的仇人。而作家辱罵批評家最多的一句就是:你有本事寫一本看看?在有些作家眼睛里,批評家的文字沒有創(chuàng)造性,是不能算作文學的。他們狂妄地認為批評家只是作家的附庸,是靠他們吃飯的,似乎沒有他們,批評家就要餓死。更有輕狂之輩,甚至認為批評家無法匹配作家,無論智商,還是情商。聽到這話,我都懷疑這樣的作家是不是有智商或情商。我們的文壇缺少像王充閭這樣的作家——能夠與批評家進行平等交流的作家。

其實,某種意義上,文學批評也是一種創(chuàng)作。20世紀以來的歐美文學理論,或者說文學批評,普遍有一種趨勢,就是力圖讓文學批評成為一門科學。但我一直認為,文學批評,不應該是科學,而應該依然是文學,是藝術。它和文學創(chuàng)作一樣,同樣富有創(chuàng)造性。杰弗里·哈特曼說,我們能否把文學世界分為創(chuàng)造性的文學和附屬的評論兩部分呢?評論就沒有自身的創(chuàng)造性或者非附屬性嗎?這個質問是有力量的。

批評和文學創(chuàng)作,其實是相互獨立的,雖然有交叉,但并不是附庸,誰都不是誰的附庸。批評家也不要想當作家的導師,作家也不要認為批評家是你的跟班。大家都是在創(chuàng)作,各在各的領域內。作家讀了批評家的文章而有啟發(fā),也是常見的事情。批評家讀了作家的杰作,也是一種人生享受,得益良深,有感而發(fā);讀了作家的劣作,憤而批評,也不是因為個人私怨,而是為了捍衛(wèi)文學的尊嚴。批評既是對作品的深度解析和獨特闡釋,也是提升讀者的理解能力、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的手段,更是深入鉆探文學的特質,從而將文學不斷引入新境界、新領域的必要途徑。

英國作家王爾德曾撰文《批評家即藝術家》,他說,創(chuàng)作能力與批評能力之間的對立完全是人為的。沒有批評能力,就沒有藝術創(chuàng)造。他認為:“毫無疑問,批評本身是一種藝術?!?/p>

—楊光祖—

文學評論家、散文家、學者。中國作家協(xié)會會員,中國文藝評論家協(xié)會會員,中國戲劇家協(xié)會會員,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員,第五屆魯迅文學獎評委,魯迅文學院第五屆高級研討班學員。現(xiàn)任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當代影視文學研究中心主任、教授,碩士生導師。

出版專著《西部文學論稿》《守候文學之門——當代文學批判》《楊光祖集》。個人小傳入選《中國作家大辭典》。




本報擁有此文版權,若需轉載或復制,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,標注作者,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。否則,將追究法律責任。

責任編輯:lizheng

本文來源:中國政府采購報第707期第8版
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

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“中”字頭的專業(yè)報紙——《中國政府采購報》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(chuàng)刊!

《中國政府采購報》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,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(fā)布媒體,服務政府采購改革,支持政府采購事業(yè),推動政府采購發(fā)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《中國政府采購報》的重大使命。

《中國政府采購報》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(yè)一路同行12年的《中國財經報?政府采購周刊》。《中國政府采購報》以專業(yè)的水準、豐富的資訊、及時的報道、權威的影響,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(fā)展事業(yè)的脈搏與動向。

《中國政府采購報》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,精美彩色印刷;每周二、周五出版,每期8個版,全年訂價276元,每月定價23元,每季定價69元。零售每份3元。可以破月、破季訂閱。 可以破月、破季訂閱。

歡迎訂閱《中國政府采購報》

訂閱方式:郵局訂閱(請到當?shù)剜]局直接訂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