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政府采購報社主辦 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(fā)布媒體
當(dāng)前位置:首頁 >> 陽光副刊、電子報 >> 去有鹽的地方

去有鹽的地方

欄目: 陽光副刊,電子報 時間:2023-08-24 18:41:14 發(fā)布:管理員 分享到:
【摘要】


【美麗鄉(xiāng)村】

去有鹽的地方

■ 張燕燕

蒼山洱海之外,大理的美深藏于每一個古村落,諾鄧就是其中之一。

諾鄧村位于云龍縣城以北7公里的地方,是云南省歷史最古老的白族村落、云南省最早的史籍《蠻書》記載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稱不變的村落。村中至今保留著玉皇閣、文廟、武廟、龍王廟等明清時期的古建筑和鹽井、鹽局、鹽課提舉司衙門舊址以及鹽馬古道等文化遺蹤。今年聽聞下關(guān)到云龍的高速路開通,車程從三個半小時縮短至一個半小時,欣然前往快速客運站乘車去往云龍縣諾鄧村。

諾鄧是一個恬靜的小村落。“崇山環(huán)抱,諾水當(dāng)前,箐簧密植,煙火百家,皆依山構(gòu)舍,高低起伏。”一個背包、一個相機是我此行的標配,也最適合穿行于諾鄧。村子依山而建,一直爬坡下坡,村巷村道均是清一色狹窄的石板路,村子依然保持著馬馱物的傳統(tǒng),重物、行李需用馬匹馱運上山,車子只能開到村口的停車場,入村全靠雙腳丈量,每日菜蔬食材村民們用背簍攜帶。時間仿佛在諾鄧按下了暫停鍵,我漫步于巷道縱橫的古村中,偶遇運輸建材的馬匹,叮叮當(dāng)當(dāng)?shù)拟徛暦路鸹氐搅斯爬系鸟R幫時代。

龍王廟門口,偶遇正在寫生的小哥哥,我抬頭一看,紅泥墻青瓦頂整個村子層層疊疊的古老民居院落盡收眼底,藍天下那份與世隔絕的靜謐美好而閑適。鹽井就在村口,自漢朝開采以來至今歷經(jīng)兩千余年,依然保存完好。熬鹽的鹵水從21米的深井下抽出再分給各家“灶戶”煮鹽。我們專程去看了現(xiàn)場熬鹽,老爺爺熱情地指著土灶旁一桶一桶整齊擺放好的鹵水說:“你嘗嘗看嘛!”我用筷子蘸了一點,咸得不行,大鐵鍋內(nèi)鹵水沸騰,升騰起蒸汽繚繞著整個屋子,雪白的鹽粒附著在鍋邊,鹽度飽和,鹽粒析出。大爺說,要這樣一直煮20多個小時,把水熬干,瀝干水分之后還要烘烤才行。親眼見證了一粒鹽的形成,在我們眼里,它是最平凡的廚房五味之一,但在大爺這里,卻是一份傳承了千年的手藝,不敢丟也舍不得丟。

諾鄧民風(fēng)淳樸,我們?nèi)r是下午,主人出去干活了,大門敞開,可以進去參觀獨特的五滴水院落,建蓋時因正房與廂(耳)房、面房高低錯落不在一個平面,故形成了前后左右屋面瓦檐上下層層遞接的“五滴水四合院”,寓意雨水滴落地面一共要經(jīng)過5個瓦檐。村子里還有很多古老的院落,依山勢而建的“臺梯式四合院”前家樓上的后門,即通后家的大院,樓院相接,臺梯相連,大門與后門相隔數(shù)米,錯落魔幻一如重慶。

主人不在并不影響做生意,門口的小桌上擺著售賣的貨品:諾鄧井鹽、火腿、蜂蜜、香腸,墻上張貼了一張“本店貨物價格表”詳細羅列了貨品的價格,并備注游客自行取貨掃碼支付。諾鄧,一個遠離塵囂的真實活著的古村落,路不拾遺,夜不閉戶,在古樸的諾鄧顯然是常態(tài)。

(作者單位:云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財政局)



本報擁有此文版權(quán),若需轉(zhuǎn)載或復(fù)制,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,標注作者,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。否則,將追究法律責(zé)任。

責(zé)任編輯:LIZHENG

本文來源:中國政府采購報第1272期第8版
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

我國政府采購領(lǐng)域第一份“中”字頭的專業(yè)報紙——《中國政府采購報》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(chuàng)刊!

《中國政府采購報》由中國財經(jīng)報社主辦,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(fā)布媒體,服務(wù)政府采購改革,支持政府采購事業(yè),推動政府采購發(fā)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《中國政府采購報》的重大使命。

《中國政府采購報》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(yè)一路同行12年的《中國財經(jīng)報?政府采購周刊》?!吨袊少張蟆芬詫I(yè)的水準、豐富的資訊、及時的報道、權(quán)威的影響,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(fā)展事業(yè)的脈搏與動向。

《中國政府采購報》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,精美彩色印刷;每周二、周五出版,每期8個版,全年訂價276元,每月定價23元,每季定價69元。零售每份3元??梢云圃?、破季訂閱。 可以破月、破季訂閱。

歡迎訂閱《中國政府采購報》!

訂閱方式:郵局訂閱(請到當(dāng)?shù)剜]局直接訂閱)